文章目录
30毫米的雪有多厚?
1、30毫米的雪大约是45厘米厚。
2、30毫米的降雪,就是把雪融化成水后,水的厚度是30毫米,降雪就是这样表示的,因为降雪质量和形态不同厚度就不一样,无法统一标准,把雪融化后水,测量水的厚度,便于统计计算降水量,一般都是按1:15的比例折合雪的厚度。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0mm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0m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 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0mm的降雪
过程。
3到5毫米雪有多厚?
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为大雪,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为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深度低于3CM的为小雪。

降雪由于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积雪深度也不相同。在气象观测上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换算为毫米单位后,12小时内降雪量1-3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mm的为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mm为大雪。
扩展资料
积雪深度和降雪量的关系
积雪深度和降雪量并无直接的换算关系,假定雪层均匀地分布在积雪地面上时,是通过测量气象观测场上未融化的积雪,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叫积雪深度,其单位为厘米,是一个可以随着积雪的加深不断累积变化的数值。
而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5毫米就是半厘米!
其实人的手脚就是一种尺子,一个成年人的手一扎大概是20厘米,脚丫子如果穿25的鞋,就是25厘米。
一个成年中等(1米7)个头的男人,他的手指横过来的厚度大概是1厘米,用手指横着一比,3-5毫米大概多厚就差不多了。
我们的手指长度也是有一定范围的,和一个人的胖瘦高矮都有一定的比例,个别的差别比较大点,一般的出不去这个范围。所以,我们的手脚就是随身带的大概的一个尺子!可以,在家用尺子量量自己手脚,手指,手臂,长度宽度等等。你就等于随身带着尺子了!
降雪量5mm有15到20厘米的积雪厚度。降雪量5mm是气象观测人员常用的观测语,此处的降雪量是指雪化成水的量,不是积雪厚度,而降雪量5mm是指在24小时内,降雪量达5毫米,地面的积雪深度可达到15到20厘米。
一般情况下,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成正比。根据气象学家观察和测量,在全国范围内,1毫米的降雪量,积雪深度最厚可达9厘米。
下雪100毫米是多厚?
下雪100亳米是15厘米厚。积雪本身的厚度在气象上称为雪深,单位为厘米。降雪量并非积雪本身的厚度,积雪深度是通过测量气象观测场上未融化的积雪得到的,取的是从积雪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为单位,是一个可以随着积雪的加深不断累积变化的数值。
降雪量与积雪厚度可按照1∶15的比例换算,比如降雪量为1毫米,那么积雪厚度可能达到15毫米。但是这个比例并不固定,而是随着雪的干湿程度有所变化,如果雪花松软。湿度小,就容易形成较厚的积雪。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雪多少毫米一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