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生活网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暴雨在水量多少毫米

文章目录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

根据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标准,

小雨: 12小时内 降水量小于 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 过程。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暴雨在水量多少毫米-图1

中雨: 12小时内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大雨 :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 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暴雨在水量多少毫米-图2

(根据暴雨的强度又可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种。

暴 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过程。

大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时内降 水量100~250mm的降雨过程。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各是多少毫米?暴雨在水量多少毫米-图3

特大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140 mm或24小时内 降水量大于250mm的降雨过程。)

下雨一次有多少吨水?

下一场暴雨,每小时每平方公里需要2083~4162吨水。

根据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以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的暴雨雨量计算,每平方公里需要50000~99900吨水,即每小时每平方公里需要2083~4162吨水。

要看降雨范围,雨量大小来计算的,比如暴雨24小时50到100毫米,每平米公里要50000-100000吨水

下雨几毫米怎么计算?

雨量是用雨量器和雨量杯来计算的,雨量器是个圆柱形的开口筒,筒口面积在我国多为314平方厘米(直径20厘米)。

为了防止降水蒸发,中上部呈一漏洞型,下部放一储水瓶。为观测方便与上述口径配套有一特制量杯,雨量杯的口径为4厘米,因此每一毫米降水量在雨量杯上的长度为25毫米。为了连续记录液态降水量,水文气象部门多使用虹吸式雨量计或翻斗式遥测雨量计。它们的记录纸,不但记录了总降水量,还可以判定不同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强度。以在平面收集到的雨水深度表示,准确程度至0.25毫米或0.01寸。有时亦会以升每平方米 (1 L m-2 = 1 mm)表示。在气象统计名词上,雨量又可称为降雨量,即一定时间内之降水累积量,其中,若降水量若小於0.1公厘视为雨迹。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气象台(站)测定降雨量的常用仪器是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下雨的量通常用毫米(mm)来衡量降水量,这表示在一个平方米的水平面上降落的雨水厚度。要计算下雨的毫米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道路或其他平坦表面法:将一个容器(例如一个没有阻碍的平底盘或一个空的尺子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待雨水停止后,测量容器内的水位差异。这个差异的数值即为下雨的毫米数。

2. 雨量计法:使用专门的雨量计器,通常是一个带有标度的圆筒或漏斗状的装置。将雨量计器放置在室外且平坦的位置上,等待雨水停止后,根据雨量计器上的刻度读数来确定下雨的毫米数。

3. 霍普金斯方法:这是一种通过观测雨水所形成的水迹来估算降水量的方法。通过观察水迹的面积和形状,可以大致估算降水量对应的毫米数。

请注意,这些方法都是近似的,并且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和测量方法的影响。对于对降雨量有精确要求的情况,最好使用专业的降雨量测量设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