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吴孟超一生的回顾?
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

吴孟超院士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杰出校友,青少年时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以报国、爱民为己任,在专业选择方面面向国家需求敢啃硬骨头,用高超的技艺创造我国肝胆外科手术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培养了一大批我国外科界的中坚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大先生”,一辈子不断地学习钻研,用扎实的学识、对病人的无微不至关爱成为医学师生的楷模,吴孟超院士的精神永存。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院长陈建国教授:
吴老是爱国报国的典范。抗战时期,面对国破家亡,吴老以青春之热心,怀抱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远离亲人辗转回到祖国,1943年求学同济,1949年毕业,开始了在新中国此后70余年的医学科学事业。

吴老行医70余年,勇闯生命禁区,开拓我国肝胆外科学,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成果,成为一代医学传奇,以其卓著的成就为母校赢得了卓越的声誉。
吴老的一生,成就了“大先生”,令人高山仰止。
回国、学医、参军、入党,吴孟超的一生犹如一曲壮美的乐章,将青春和生命融于祖国的山河。

吴孟超,男,(1922年8月31日一2021年5月22日)1922年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疾病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回国、学医、参军、入党,吴孟超的一生犹如一曲壮美的乐章,将青春和生命融于祖国的山河。
1949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2019年从院士岗位上正式退休,吴孟超70年鞠躬尽瘁,成为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
人民军医的精神血脉
吴玲回忆,接待上门的病人是吴老行医生涯中经常发生的事,她往往会退到一边,看着父亲上前给病人“叩诊”。父亲会上前握着病人的手问病情,甚至额头碰额头去试病人的体温。
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会穿着军装,带领值班医护人员,到病房里去给住院病人拜年。吴孟超会先搓搓双手,才将温暖的手伸向病床。
福州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福州一年四季的气候是夏长冬短,霜冻少,除海拔较高的山地外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春、夏两季雨量充沛,秋、冬季沿海风力较强,气候干燥。福州总体来说不潮湿,属于移居宝地。
春季阴雨绵绵,气温变化较大,各县(市)月平均气温从12.5℃—14.1℃逐渐上升至25.1℃—25.8℃。每月雨日为16~21天,是一年中阴雨天最多的季节。有春雨期(3~4月)和梅雨期(5~6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春雨的雨势一般不大,但也有出现暴雨和洪水的可能。梅雨(又称霉雨)是北方冷空气与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交汇的产物,雨势较强,暴雨频繁。5~6月是福州洪汛多发季节,闽江严重的洪水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另外有的年份有早台风影响。
夏季以晴热天气为主,7月(最热月)各县(市)的月平均气温在27.8~28.9℃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各县(市)极端最高气温记录在37.4℃以上,其中永泰、闽侯、闽清三个山区县超过40℃,夏季是福州地区出现局地热雷雨天气和热带风暴、台风活动最集中的时期,各县(市)(除平潭以外)季平均降水量在408~586毫米之间,占全年的30%~36%。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热浪和干旱。其中台风常导致洪涝,热浪多与干旱同步出现。
秋季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气候宜人。各县(市)月平均气温由16.7-18.3℃,每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00小时以上,是一年中晴好天气最多的季节,也是旅游的黄金时段。
冬季雨量一 般较少;气温较低,但无霜冻。有时出现暖冬现象。1月(最冷月)各县(市)平均气温在9.7℃~11.0℃之间。冬季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少,最干燥的季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清发洪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