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生活网

气温多少度才会看到下雪和雾淞?积雪需要多少度

文章目录


气温多少度才会看到下雪和雾淞?

雪是水的固态,大家都知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水就会结冰,所以高空中0度会出现冰晶。

当在冬季有降水天气时,当近地面气温过高,在0度以上的话,也不会有雪,而是雨。近地面在0度以下就会看到雪花。

气温多少度才会看到下雪和雾淞?积雪需要多少度-图1

有的时候,即使下了雪,地面温度在0度以上,也不会有积雪,下到地面就会融化。所以,如果想看到积雪,地表温度也要在0度以下。

1、 雪花形成的理论最高温度是水的冰点,即0℃。

按照对流层垂直温度梯度,在2500米高空中温度与地面的温度差约为15℃。因此,当2500米高空中的温度为0℃时,地面温度在15℃左右。气象学家告诉我们,当空气中温度为–8℃至–5℃时,才会形成棱柱状冰晶。如果在2500米高空中温度达到–8℃至–5℃,这时地面温度为7到10℃。但是,高空中形成的雪花,到了中低空遇到0℃以上的气流,也会融化,落到地面变成雨水。我们可以计算出这时温度为0℃的高度是1166到1666米,就是说,这时高空中形成的雪花下降到将近1700到1200处就遇到了0℃以上的上升的气流。如果我们假定,雪花到离地面500米处才遇0℃以上的气流,就是说,在城市中高度约500米的山上会有积雪,这时地面的温度应该在3℃左右,而在2500米高空的雨雪云的温度应当在-12℃以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只有当2500米高空的雨雪云的温度在-12℃以下,地面气温在大约3℃左右时我们才会看到下雪。不过,地表和大气的状况不同对此会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城市的下雪天温度记录与此大致相近。2、雾凇分为硬凇和软凇两类。在空气和这些物体之间便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温差。如果这时温度在0°C以下,便会在物体上形成冰晶,它叫做“硬凇”。如果温度在0°C以上,便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水滴,叫做“软凇”。气象学家认为,硬凇发生于树枝或其他固体的迎风面,理想的条件是风速高,气温介于零下2摄氏度到零下8摄氏度之间。软凇的形成则有所不同。在风力较为平缓的情况下,当薄雾中的小水滴粘附到物体的外表面时,就会形成软凇。

零下多少℃雪不会融化?

我觉得零下一度,都是下雪的条件了,雪就不会融化,只要保持一直是这个温度,下雪雪自然就不会融化,融化的条件肯定是气温升高了,超过零下就会融化,以前下雪的时候就是这样。

气温多少度才会看到下雪和雾淞?积雪需要多少度-图2

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雪就不会融化。

这只是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的情况,其实雪在零度以下时在阳光充佩的中午,当阳光照射到雪地上时,即使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下,也会出现部分雪融化。因为阳光的红外线集中照射会短时间内温度上升到零上。

如果是不受阳光幅射条件下,零度以下的雪不会融化。

气温多少度才会看到下雪和雾淞?积雪需要多少度-图3

零摄氏度以下,雪不能熔化,只能经过升华来减少.

为了除雪,通常在路面撒盐,降低雪的熔点,从而使积雪迅速熔化.

0℃,水(冰、雪)是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结晶温度,标准状况下,冰(雪)的最高温度为0℃,这个温度也叫冰点,不会有高于这个温度的冰,冰在融化时首先变为0℃的水,然后才能上升到更高温度。

℃,水(冰、雪)是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结晶温度,标准状况下,冰(雪)的最高温度为0℃,这个温度也叫冰点,不会有高于这个温度的冰,冰在融化时首先变为0℃的水,然后才能上升到更高温度。

都是下雪的条件了,雪就不会融化,只要保持一直是这个温度,下雪雪自然就不会融化,融化的条件肯定是气温升高了,超过零下就会融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积雪需要多少度保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