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燃点高低哪个容易着火?
燃点低容易着火。
燃点是使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燃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组织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燃点越低;导热系数越小,燃点越低。对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来说,火焰接触它们的情况和外界压强的大小也都有关系。

燃点: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
油温到几度会着火?
400摄氏度以上
食用油(猪油或花生油)在400摄氏度以上会着火。

1、食用油在加热的过程中,油锅表层能够产生油蒸汽,当油蒸汽达到可燃温度400度后,就会开始燃烧。
2、日常生活中,在常温下的食用油,直接用火点是没办法使其燃烧的,因为温度没有办法达到400摄氏度。把油锅中的温度降低到了400摄氏度以下。失去了引燃条件,起火的油锅自然就被熄灭了。食用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当油 温超过250℃时,会产生丁二烯醛类等有 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可致癌。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 30 ~ 205°c 柴油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 ℃两类 色拉油的燃点新的油是内318度,但用过的 燃点会降低。
油脂存在闪点,即到了一定温度,油的蒸汽碰到火源就能着火,也就把油引着火了,植物油一般到200度以上,矿物油要更低一些.

闪点和燃点的温度?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燃点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物质的燃点是指将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表中所示的数据随试样的形状、测定方法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施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燃的现象。
闪点,指由易燃液体挥发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火中可能发生闪光的最低温度。自燃点,指易燃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空气接触的最低温度,可以在不点燃的情况下剧烈氧化。燃点,是指油在指定的加热条件下接近火焰时可以继续燃烧超过5秒的最低温度。燃点比闪点一般要高0-20℃。引燃温度,确定大气压下空气中化学纯可燃液体蒸汽和气体的着火温度的方法。根据标准测试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一般液体燃点高于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
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火灾吗?
不对,洽洽说反了。燃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起火。道理也很简单,比较低的温度比比较高的温度容易达到,容易获得。既然容易燃烧,那就更加容易在燃烧后引燃周围的可燃物,造成火灾同时,燃点比较低的物质也容易被周围已燃的物质引燃,加入火灾,使火灾更严重。
字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火灾是错误的。
燃点: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这时,可燃物质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也叫做着火点。
火灾危险性随物质的燃点降低而增大。可燃物的燃点越低,越容易起火。根据可燃物的燃点高低,可鉴别其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燃点达到多少会起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