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风力发电对天气有影响?
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结果表明,大型风力发电场可能对当地气候有变暖影响,有风电的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每隔10年比没风电的地区的温度高0.72摄氏度。
在得克萨斯州的研究发现,风电场周围的温度与邻近地区相比在晚上升得更多。这可能是因为太阳落山后地球会冷却,使空气温度下降,风力发电场产生的湍流使他们地区的地面保持温暖。美国科学家在2010年以前的研究发现,风电场可使附近的地区夜里变暖、白天凉快。但这些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涡轮机转子的设计或在高自然湍流地区建设风力电场而使影响最小化。

虽然在这项研究中,有全球变暖的效应,最新的研究表明是局部的,比起整体地表温度的变化较小,这些发现可能会导致更深入的研究。研究报告的作者说:“鉴于目前已装机的容量和的预计在世界各地安装设备,这项研究提出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有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了,根据需要用不同的发电机。有水力发电,潮汐发电,燃油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从某些海上风电场和内陆山脊风电场在运行的时候,如果湿度比较高,风轮背后会凝结巨大的水汽尾羽,可能对局部的小气候,比如湿度、沙尘沉降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很小,远比不上噪声和候鸟迁徙之类的可能负面影响显著。但是从大尺度来讲,人类开发风电的高度是有限的,可以确定的是低海拔平原和海上的影响不大。大尺度上比如季风水汽的输送高度主要是近地面层的850—900百帕左右的高度,相当于海拔一千米。而以国内风电场选址来看,位于季风路径上的可开发山脊风电场址和可技术开发容量也是有限的,加上风机实际效率有限,影响可以忽略。当然如果未来风电的规模扩张到实际大气环流输运能量的一定比例以上时候,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局部地区的明显影响——不过现在的风电开发水平是很小的。

产生这种尾流的直接原因是风轮后的气压比原来低,造成了接近饱和的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受气象条件限制的,北方盛行干燥北风的内陆风电场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这张图是欧洲的海上风电场。第一次见到这个图是用来说明海上风力发电机前后行相互影响的
500百帕大吗?
500百帕本来就是压强,在等压面上任何地方都是500百帕,不会变大或者变小。
等压面(Isobaric Surface)是指气压相同的面.在充满平衡流体空间,连接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即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象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而500帕等压面高度就是指在某一个非平面上气压等于500帕的高度。
相对较大500百帕等于海拔5000米
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是,
10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为地面0米(地表标准大气压是1.01×105帕,也就是1000百帕)
按照每上升10米,大气压下降一个百帕,那么,
9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500米; 即(1000-950)×10=500米
8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00米;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850百帕对应高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