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生活网

降水量等级划分法律依据?降水量多少的划分标准

文章目录


降水量等级划分法律依据?

小雨:1d  (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降水量等级划分法律依据?降水量多少的划分标准-图1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降水量等级划分法律依据?降水量多少的划分标准-图2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1.0~3.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2.5~5.0mm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

降水量等级划分法律依据?降水量多少的划分标准-图3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0~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0~10.0mm或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或积雪深度达8CM的降雪过程。

暴雨降水量等级划分?

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降雨历时是指一次降雨的持续时间,即一场降雨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雨时间是指对应某一降雨量而言的时段长,在此时间内,降雨并不一定是持续的。降雨历时和降雨时间均以min、h计。

(2)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以mm/min或mm/h计。

(3)降雨面积:指某次降雨所笼罩的水平面积,以km2计。

(4)暴雨中心:指暴雨强度较集中的局部地区。

暴雨:降雨量在五十至一百毫米之间,马路积水。

大暴雨:降雨量在一百毫米至二百毫米之间的叫大暴雨;降雨量在二百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地势低处受淹。

雨的等级是根据雨量来划分的,即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假定无渗漏、蒸发、流失等)的雨水深度。雨的等级分为五种,分别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判断降水量多少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不是单单看降水量。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判断降水量的依据是以每平方米降水量多少(毫米)。

降雨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气象部门: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防汛部门: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降水量多少是如何划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