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生活网

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特大暴雨指超过多少

文章目录


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

1 大雨:1小时内降雨量≥25毫米,或者24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 2 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或者24小时内降雨量≥100毫米 3 大暴雨:1小时内降雨量≥100毫米,或者24小时内降雨量≥250毫米 以上标准是气象部门对降雨量进行分类的标准,通常用于气象预警和应急管理中。
降雨量越大,代表着自然灾害的威力越强,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对于灾害防范和抗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雨量科学标准如下: 

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特大暴雨指超过多少-图1

1、小雨:雨点清晰可见, 没漂浮现象;下地不四溅;洼地积水很慢;屋上雨声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时内降水量小于5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小于10mm的降雨过程; 

2、中雨: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顶有沙沙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5~15mm 或24小时内降水量10~25mm的降雨过程; 

3、大雨:雨降如倾盆,模糊成片;洼地积水极快;屋顶有哗哗雨声;12小时内降水量15~3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25~50mm的降雨过程; 

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特大暴雨指超过多少-图2

4、暴雨: 凡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50mm的降雨过程统称为暴雨。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过程; 

暴雨等级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具体如下: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

大雨暴雨大暴雨的标准?特大暴雨指超过多少-图3

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 m 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区别?

1、降水量不同
特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 100mm,小于250mm的降雨(100~250mm)。
暴雨:暴雨的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
大雨:大雨的24小时降水量为25-49.9毫米。
2、每小时降水量不同
特大暴雨:暴雨的每小时降水量为24毫米以上。
暴雨:暴雨的每小时降水量为16毫米以上。
大雨:大雨的每小时降水量为8.1-16.0毫米。

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是根据降雨量的大小来划分的。其中,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不同地区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的。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强度超过多少毫米?


1. 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强度超过250毫米。
2. 这是因为特大暴雨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其降水量远远超过正常降水量,对地面造成严重影响。
当降水强度超过250毫米时,会导致水灾、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3. 特大暴雨的降水量超过250毫米,意味着短时间内大量的水分集中释放,容易引发洪水、土壤液化等问题。
因此,对于城市防洪、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来说,了解特大暴雨的定义和特征非常重要。

特大暴雨标准

指24小时降水强度超过250毫米。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从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气且战且退。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中国大陆上主要雨带位置亦随季节由南向北推移。华南(两广、闽、台)是中国暴雨出现最多的地区。从4至9月都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带移至黄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风建立,雨带随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东南沿海岛屿与沿海地区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减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等东南面或东面的坡地,都是这些地区暴雨日的中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