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佳生活网

桐城小花茶哪里产的最好?桐城湿度多少

文章目录


桐城小花茶哪里产的最好?

桐城小花茶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特产。桐城小花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 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桐城小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区内小气候适宜生产优质茶,所产的桐城小花久负盛名。

桐城小花茶哪里产的最好?桐城湿度多少-图1

桐城小花茶,是桐城的历史名茶,又称桐城小花、龙眠茶。《桐城风物记》:“茶,凡山园皆有种者,唯……龙泉庵中茶(大关古洞崖)产于云雾隙中,味醇色白清香,品不减于龙井。龙眠山孙氏椒园茶亦佳。”。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自明迄今,拥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
该茶以龙眠山之颠的杨头、黄草尖、黄岭140公顷茶园为基地,于清明到谷雨期间,择晴天在龙眠群体中叶种和无性良种茶园中,采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厘米的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烘、理条、复烘、提香等工序,全程采用名优茶机械加工。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匀齐壮实,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亮。

历史文化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制名“桐城小花”。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桐城小花茶哪里产的最好?桐城湿度多少-图2

皖南和皖北的区别大嘛?

皖北和皖南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包括气候、文化、语言。皖北主要指的是安徽省内淮河以北的地市,包括宿州、阜阳、蚌埠、淮北、淮南、亳州6个地市。皖南指的是安徽省内长江以南的地市,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黄山、宣城6个地市。

1、皖南和皖北地理差异非常大,皖南多山,境内有著名的黄山、天柱山、九华山这些名山大川都集中在皖南地区。而皖北地区绝大多数是平原地区。

2、饮食上的差异为非常大。皖南地区由于多山地,空气湿润,阴雨天比较多,这也就使皖南更好种植水稻,所以皖南饮食多是以米饭为主。皖北地区因为多是平原则更适合种植小麦,所以,皖北地区又以面食为主

桐城小花茶哪里产的最好?桐城湿度多少-图3

两者区别很大:一是气温差别,皖南温度偏高,皖北偏低,二是湿度差别,皖南湿度大,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五十,皖北湿度小些,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三十,因此,皖南感觉闷热而皖北清爽些,三是物产不同,皖南主要是水果、花草、树木种多而广,皖北主要以稻类、粮食作物为主,四是山形地理不一样,皖南山多水多,皖北则川多山低水少,五是生活方式不同,皖南一般是纯南方生活风格,而皖北兼有中原一带生活风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